2020-02-21 21:01:27來源:魔方格
民辦本科大學:是指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國家嚴格控制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機構。國家對社會力量辦學實行辦學許可證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對批準設立的教育機構發給辦學許可證。
公立本科大學:是指以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立維持的大學,區別于以民間資本為主的私立大學。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中國),公立大學可選為重要的研究型大學。而有些國家和地區(如美國)的公立大學則不如許多私立大學具有聲望及競爭力。
中國的民辦高等院校與公辦高等院校不同,民辦高等院校一般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的教育廳或教委主管,公辦高等院校則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級政府主管。
獨立學院不屬于民辦高校的范疇,只是對民辦高校的補充,有公立獨立學院與非公立獨立學院之分。
對于考生來說,民辦本科學校和公辦本科學校較大的區別是:
一、經費和學費不同
民辦本科院校的辦學經費,主要是靠社會組織或個人的出資、其他組織和個人的捐助、收取學生的學費。這是民辦本科院校與公辦本科較根本的區別。民辦院校收取學生的學費,是學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所以,民辦院校的學費一般比較高,入學后的住宿費什么的,也比較高。目前我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學費較低的是每人每年10000元,學費高的達到十幾萬元每人每年。
公辦本科院校的辦學經費,主要是財政性資金的投入和收取學生的學費。其中財政性資金是主要來源,收取的學費只是輔助。公辦本科院校的學費,少的不到每人每年4000元,多的每人每年6000多元。
二、辦學目的不同
教育本來是公益性事業,但是民辦本科學校有民間資本的介入,大多數民辦院校還擺脫不了資本的固有屬性,所以對于大多數民辦院校來說,贏利是他們辦學的目的之一。
公辦學校,所需要資金主要由國家投入,本質上是國家職能實現的一種方式,雖然也收取學費,但是公辦院校不以贏利為目的。
三、教學設施不同
民辦本科院校的資金來源有限,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方面,投入不會太多,所以教學所需的設施設備,相對來說不會太完善。
公辦院校有國家財政做保障,在國家重點建設的院校中,學校的基礎設施設備相對比較完善。
四、管理體制不同
民辦本科院校一般由出資方組建專門機構對學科進行管理,如學校的董事會,管理委員會之類的機構。
公辦本科院校由相關的國家機關委派相關人員進行管理,組建黨委,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
五、師資力量不同
民辦院校的教師,本質上與為企業打工的員工相同,是教師與學校之間是勞務關系,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不夠強,教師隊伍的發展也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公辦院校的教師,是國家事業單位編制干部,在工資待遇福利等方面有可靠的保障,也有比較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教師隊伍相對穩定,也能夠長期發展。
六、社會認可度不同
國家承認民辦本科院校畢業生的本科學歷,但是在社會中對民辦本科院校的認可度并不高。
一是考生與家長對民辦院校的認可度不高。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民辦本科院校的錄取分數中看出來。以前民辦本科院校的高考錄取,都是在本科第三批,執行的是在三本控制線,少數學校的錄取分數能夠達到二本分數線以上。隨著三本與二本的合并,現民辦本科與公辦本科同在本科第二批錄取,但是民辦本科院校的錄取分數低仍然是在本科的錄取的低分段。這樣也造成了民辦本科院校的生源質量不如公辦本科院校。
二是用人單位對民辦院校的認可度不高。這一點我想不需要太多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