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06 11:30:59來源:魔方格
現代城市生活的快節奏和豐富多彩,不僅給大家帶來益處,也帶來了很多健康問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中指出:需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實現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顯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一規劃的出臺,「健康管理」火了!
健康管理師考了有什么用?
健康管理師被列為衛生行業特有職業(工種)歸入衛生部進行管理,衛生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負責鑒定,是該職業國家職業資格的認證單位。
而申請營業執照后,必須要有衛生局認證的證書(健康管理師),證書全國通用,終生有效,不需年審,是從業人員求職、就業、升職和加薪的有效證書。
保險行業
1929年美國藍十字和藍盾保險公司為了給大企業承保時不賠錢,于是就展開了對承保對象進行戒煙、限酒、多運動在內的生活方式管理,大大的減少了發病率,而這,就是較初的現代健康管理實踐的雛形。
在美國健康產業占GDP的17%,其中健康服務占健康產業的65%以上,健康保險在健康服務產業中比重很高,而我國健康產業只占GDP的5%左右,發展空間巨大。根據我國居民健康現狀來分析,健康保險市場是保險行業未來主要發展趨勢。
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我國健康保險不容樂觀。
究其原因,有兩點:第一個是服務模式比較單一,很多只提供保險服務,未能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第二個是人才的綜合素質需要提高,因為健康保險賣的是健康而不僅僅是保險。
人民首先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投的保險然后才是對疾病保障投的保險。所以大眾需要雙重的保障而不僅僅是為了保障錢財,更重要的是身體健康。
擁有健康管理師證書從多方面可對客戶進行健康管理及建議,更容易取得客戶的好感度,而且更有性和說服力。
今年,國家衛計委印發了《關于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形成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服務模式。鼓勵護理院、康復醫院、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等加入醫聯體,建立醫聯體內轉診機制,為患者提供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
健康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多層次、多樣化,護理服務內涵及外延逐步發生變化,初級衛生保健、健康管理、老年護理、慢病護理、安寧護理、急癥期患者出院后延續護理等需求增多。
醫養結合、社會資本辦醫、“互聯網+護理”等健康服務業迅速發展進一步拓展了護理服務領域,護理服務逐步從機構延伸到社區、家庭。
從職業發展來說健康產業的大力發展必將使醫院涉足其中,健康管理、健康指導、健康評估等等也必將成為醫院發展方向之一。
養老行業
2018年3月20號剛剛結束的"兩會"提出: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中央收取3%統籌調劑。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我們要盡力為群眾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隨著中國養老服務市場的全面開放以及居民對防病于前,健康管理的需求逐步加大,中國健康管理師的人才缺口也越來越大。
健身、幼兒園、中小學集體就餐單位也需要健康管理師持證上崗;同時熱愛健康營養的小伙伴也要考取健康管理師證書,因為既可以學習知識,也可以為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多一個非常有遠景的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