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05 15:18:19來源:魔方格
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試題解析
1.男,35歲。2周前發熱、咳嗽、咳黃痰,經抗炎治療后好轉。現再次高熱、咳嗽、胸悶。查體: T39.5℃, P115次/分,R24次/分,氣管右移,左側語顫減弱,叩診肺實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規WBC23 x109/L.較有效的治療措施是
A.胸腔閉式引流
B.胸腔成型術
C.胸膜剝脫術
D. 胸腔內注人抗生素
E.靜脈點滴廣譜抗生素
[答案]A
[解析]該患者2周前有抗炎治療、發熱、咳嗽、咳黃痰病史。再次出現上述癥狀,查體:高熱、脈搏加快、呼吸加快,白細胞升高明顯,表明存在感染;氣管右移,左側語顫減弱,叩診肺實音,呼吸音消失,考慮大量胸腔積液。對于大量胸腔積液的治療,在積極抗感染的同時應胸腔閉式引流。
2.女,48歲。反酸、燒心、上腹脹4年余。3個月前行胃鏡檢查無明顯異常。對明確診斷有幫助的是
A.上消化道鋇劑造影
B. H2受體拮抗劑試驗治療
C.質子泵抑制劑試驗治療
D.黏膜保護劑試驗治療
E.胃排空試驗
[答案]C
[解析]患者反酸、燒心,胃鏡檢查陰性,但排除患者為非糜爛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可以給予PPI類試驗治療,如果效果明顯,即能確診胃食管反流病。
3.女,58歲。納差、上腹部不適3年。胃鏡檢查示:胃黏膜變薄,皺襞稀疏。血紅蛋白86g/L, MCV 102fl。該患者應主要補充的維生素是
A.維生素C
B.維生素A
C.維生素E
D.維生素K
E.維生素B12
[答案]E
[解析]慢性胃炎時,當體內出現針對壁細胞或內因子的自身抗體時,自身抗體攻擊壁細胞,使壁細胞總數減少,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由壁細胞分泌的內因子喪失,引起維生素B2吸收不良而導致惡性貧血。
4.男,68歲。惡心,上腹隱痛,嘔吐少許咖啡樣液體2天。高血壓、血脂異常病史2年,長期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胃鏡檢查可見胃竇黏膜多發糜爛,表面附著血性黏液。較適宜的治療藥物是
A.多潘立酮
B.奧美拉唑
C.枸櫞酸鉍鉀
D.硫糖鋁
E.法莫替丁
[答案]B
[解析]患者為口服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變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療選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血小板聚集及血漿凝血功能所誘導的止血作用需要在pH>6.0時才能有效發揮,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塊在pH<5.0的胃液中會迅速被消化。所以,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內pH值具有止血作用。臨床上,對消化性潰瘍和急性胃粘膜損害所引起的出血,常規給予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但質子泵抑制劑提高及維持胃內pH值的作用優于H2受體拮抗劑。故選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
5.患者,男,68歲。某日突然尖叫一聲,跌倒在地,眼球向上凝視,瞳孔散大,全身肌肉強直,上肢伸直或屈曲,手握拳,下肢伸直,頭轉向一側或后仰,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不省人事,抽搐停止后患者進入昏睡、昏迷狀態。該患者較可能的診斷是
A.腦梗死
B.持續全面性強直一陣攣性發作
C.帕金森病
D.老年精神分裂癥
E.冠心病
[答案]B
[解析]典型的持續全面性強直-陣攣性發作(突然尖叫一聲,跌倒在地,眼球向上凝視,瞳孔散大,全身肌肉強直,上肢伸直或屈曲,手握拳,下肢伸直,頭轉向一側或后仰,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不省人事等,抽畜停止后患者進入昏睡、昏迷狀態)。發作之間意識未完全恢復,或一次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未能自行停止。
6.某患者單獨進入到大型超市購物時,就會感到胸悶、出冷汗,所以一直回避這些場所。心理治療師詳盡地了解了患者焦慮的場合和回避的程度,訓練患者學習放松技術,制定了一張等級表進行分級暴露,這種治療方法為
A.暴露法
B.厭惡療法
C.示范法
D.系統脫敏法
E.消退法
[答案]D
[解析]系統脫敏法又名對抗條件療法、交互抑制法等。這一療法是南非心理學家沃帕于1958年從治療動物實驗性神經癥獲得成功而創立的。實驗是在貓吃食物時給予電擊,多次進行后,貓不僅見食物就恐懼,且泛化為對貓籠與實驗室環境的恐懼,形成了實驗性神經癥。隨后將貓放入自然環境,給貓食物時不予電擊,待它能正常進食后,再逐步將貓放入籠中與實驗室中,只要不再重復電擊,較后貓能恢復到在實驗室籠中也能正常進食的狀態。沃帕認為人的神經癥與動物相似,也是通過條件反射形成的,同樣可以通過去條件作用而治療。系統脫敏法在臨床應用獲得了成功,其實施的程序是:①制定焦慮等級值;②放松訓練;③脫敏治療。
7.10個月小兒,腹瀉1周,前囟、眼窩明顯凹陷,血清鈉135mmol/L,患兒補充累計量選的液體是
A. 2:3:1液
B.4:3:2液
C.2:1 等張含鈉液
D. 1:1液
E.1/3 張液
[答案]A
[解析]血清鈉135mmol/L說明是等滲性脫水,臨床常用補2:3:1液(1/2張)。低滲補4:3:2液(2/3張),高滲補1/5~1/3張液。
8. 患兒,男,3個月,母乳喂養,腹瀉2個月。大便5~6次/天,稀或糊便,無膿血,食欲好,面有濕疹,體重5. 6kg。較可能診斷是
A.遷延性腹瀉
B. 慢性腹瀉
C.生理性腹瀉
D.飲食性腹瀉
E.感染性腹瀉
[答案]C
[解析]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內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即出現腹瀉,除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他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育。近年來發現此類腹瀉可能為乳糖不耐受的一種特殊類型,添加輔食后,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9.患兒,男,6歲。在夏季突發高熱5小時,大便次多,量少,排膿血便伴里急后重,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心率加快,手足濕冷,BP 60/45mmHg。為明確診斷,選檢查是
A.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
B. 血培養
C.肛管取糞便,做常規鏡檢
D.腦脊液檢查
E.頭部CT檢查
[答案]C
[解析]細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學史,起病急,全身癥狀重。大便次數多,量少,排膿血便伴里急后重,糞便鏡檢有較多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糞便細菌培養有志賀痢疾桿菌生長可確診。
10.患兒,男,10歲。診斷為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入院第2天尿少加劇、心慌氣促、頻咳、煩躁。查體:雙肺可聞濕哆音,心率130次/分,肝右肋下2.5cm。此時,錯誤的治療是A.嚴格臥床休息
B.嚴格控制液體人量
C.嚴格限制鹽的攝入量
D.使用呋塞米利尿
E.使用甘露醇脫水利尿
[答案]E
[解析]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原則:①休息;②低鹽或者無鹽飲食;③抗感染;④利尿;⑤降血壓。經控制水、鹽入量后仍水腫、少尿者可用氫氯噻嗪,無效時用呋塞米,不能用甘露醇。